改善精神患者的康復功能——選擇卓菲(利培酮片)
2017-04-28
來源:網絡
? 精神分裂 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 疾病 ,大多病程遷延,對患者的身心 健康 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近年來,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重視急性期治療,消除癥狀的同時,還應強調以“人”為本,全病程治療,避免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的損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比較新型抗精神病藥利培酮與統抗精神病藥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我們對45例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換用利培酮維持治療l2周,在治療前后進行自身對照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07年3月至9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共45例,病程≥3年。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一3)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排除腦器質性、軀體性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臨床特征為病情基本穩定,主要表現為懶散、情感淡漠、意志減退。PANSS評分≥60分,平均(91.45±23.82) 分;年齡25~58歲,平均(44.52±9.03)歲;病程3年~35年,平均(20.55±8.24)年;住院時間3年~18年,平均 (7.05±4.24)年;文化程度3年一16年,平均(10.14±2.93)年,其中男36人,女9人;已婚9例,未婚29例,離異7例。服氟哌啶醇 6例,舒必利11例,氯丙嗪12例,奮乃靜16例。
1.2方法用利培酮替代原來藥物,利培酮從1mg/日開始,隔2天加1mg,1周后加至4—6mg/日,同時減停原有藥物,治療l2周。若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及睡眠障礙者可酌情使用安坦、心得安、苯二氮革類藥物。在治療前、6周末及12周末采用PANSS、TESS_2分別評定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采用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SQLS)評定生活質量,SQLS共分3個分量表,心理社會、動力和精力、癥狀和不良反應。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差。0代表最好的生活質量,100代表最差的生活質量。其中1例因出現病情惡化、行為紊亂而于換用利培酮治療3周后脫落,繼續服用舒必利治療。
2.1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評分比較見表1。
插入表一! 由表1可見治療6周末PANSS總分明顯下降(P<0.O1),其中以陰性量表分改善最明顯(P<0.O1)。治療l2周末與治療前PANSS 總分極顯著下降(P<0.01),仍以陰性量表分和一般病理癥狀分下降為主。治療前后差異有顯著性(P<0.O1)。
2.2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多在 用藥 2周內出現,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均為輕度,患者均能耐受,對癥處理后均有好轉,出現靜坐不能4例,失眠5例,行動遲緩6例,給予心得安、鎮靜催眠藥阿普唑侖、安定、安坦對癥處理后上述情況改善。
2.3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比較見表2。
插入表二! 由表2可見,換用利培酮治療6周及12周后,各因子分評分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在動力和精力量表分、癥狀和不良反應量表改善最明顯。
利培酮屬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是一種具有獨特平衡機制的5一羥色胺、多巴胺拮抗劑,對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等均有效,此外,利培酮的另一個獨特機制是僅受體的拮抗作用,與精神病性癥狀和陰性癥狀的改善有關,且不良反應少,目前已成為臨床一線抗精神病藥物。有文獻報道分別以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以性別、年齡、病程、職業、文化程度、經濟水平、PANSS總分及分量表分、服藥種類及劑量為自變量,經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顯示,與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的因素是藥物劑量、藥物種類、PANSS量表陰性癥狀分。本研究結果顯示,用藥12周后,患者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明顯下降,說明利培酮能有效緩解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改善患者的認知力,而對陰性癥狀改善優于傳統用藥。與文獻報告一致。
同時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且程度較輕,患者能耐受。近年來,生活質量評估漸成為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的一個主要指標,日益受到精神醫學界的關注。本研究結果顯示,利培酮不但能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癥狀,而且對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改善。經治療12周后,患者生活質量SQLS各因子分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卓菲(利培酮片)比傳統藥物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康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特別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動力和精力、藥物不良反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們認為利培酮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可有效控制精神癥狀,改善患者的動力和精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進一步康復,更有利于患者重返社會,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同時對長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要加強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訓練,提高患者自我 保健 能力。
1.1一般資料選取2007年3月至9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共45例,病程≥3年。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一3)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排除腦器質性、軀體性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臨床特征為病情基本穩定,主要表現為懶散、情感淡漠、意志減退。PANSS評分≥60分,平均(91.45±23.82) 分;年齡25~58歲,平均(44.52±9.03)歲;病程3年~35年,平均(20.55±8.24)年;住院時間3年~18年,平均 (7.05±4.24)年;文化程度3年一16年,平均(10.14±2.93)年,其中男36人,女9人;已婚9例,未婚29例,離異7例。服氟哌啶醇 6例,舒必利11例,氯丙嗪12例,奮乃靜16例。
1.2方法用利培酮替代原來藥物,利培酮從1mg/日開始,隔2天加1mg,1周后加至4—6mg/日,同時減停原有藥物,治療l2周。若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及睡眠障礙者可酌情使用安坦、心得安、苯二氮革類藥物。在治療前、6周末及12周末采用PANSS、TESS_2分別評定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采用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SQLS)評定生活質量,SQLS共分3個分量表,心理社會、動力和精力、癥狀和不良反應。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差。0代表最好的生活質量,100代表最差的生活質量。其中1例因出現病情惡化、行為紊亂而于換用利培酮治療3周后脫落,繼續服用舒必利治療。
2.1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評分比較見表1。
插入表一! 由表1可見治療6周末PANSS總分明顯下降(P<0.O1),其中以陰性量表分改善最明顯(P<0.O1)。治療l2周末與治療前PANSS 總分極顯著下降(P<0.01),仍以陰性量表分和一般病理癥狀分下降為主。治療前后差異有顯著性(P<0.O1)。
2.2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多在 用藥 2周內出現,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均為輕度,患者均能耐受,對癥處理后均有好轉,出現靜坐不能4例,失眠5例,行動遲緩6例,給予心得安、鎮靜催眠藥阿普唑侖、安定、安坦對癥處理后上述情況改善。
2.3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比較見表2。
插入表二! 由表2可見,換用利培酮治療6周及12周后,各因子分評分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在動力和精力量表分、癥狀和不良反應量表改善最明顯。
利培酮屬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是一種具有獨特平衡機制的5一羥色胺、多巴胺拮抗劑,對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等均有效,此外,利培酮的另一個獨特機制是僅受體的拮抗作用,與精神病性癥狀和陰性癥狀的改善有關,且不良反應少,目前已成為臨床一線抗精神病藥物。有文獻報道分別以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以性別、年齡、病程、職業、文化程度、經濟水平、PANSS總分及分量表分、服藥種類及劑量為自變量,經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顯示,與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的因素是藥物劑量、藥物種類、PANSS量表陰性癥狀分。本研究結果顯示,用藥12周后,患者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明顯下降,說明利培酮能有效緩解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改善患者的認知力,而對陰性癥狀改善優于傳統用藥。與文獻報告一致。
同時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且程度較輕,患者能耐受。近年來,生活質量評估漸成為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的一個主要指標,日益受到精神醫學界的關注。本研究結果顯示,利培酮不但能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癥狀,而且對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改善。經治療12周后,患者生活質量SQLS各因子分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卓菲(利培酮片)比傳統藥物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康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特別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動力和精力、藥物不良反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們認為利培酮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可有效控制精神癥狀,改善患者的動力和精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進一步康復,更有利于患者重返社會,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同時對長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要加強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訓練,提高患者自我 保健 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