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藿香正氣水被查出酒駕 駕車時服藥需謹慎
2017-05-09
來源:網絡
喝完藿香正氣水被查出酒駕 駕車時服藥需謹慎
14日上午,長春市民劉先生在會展大街駕車時因有些頭暈就喝了兩瓶藿香正氣水,但沒想到在遇交警檢查時竟然被檢查出酒駕。事發后,幸虧劉先生當場拿出了藥瓶,交警才網開一面。
直到現在,劉先生還納悶這是怎么回事。劉先生說,最近氣溫變化大,他受了些風寒頭暈,于是在駕車過程中喝了兩瓶藿香正氣水,沒想到之后沒多久竟然被查出酒駕。
當時交警通過酒精測試儀測出他屬于酒后駕駛行為,對此他立馬向交警解釋了事情的經過,并當場拿出了藥瓶,瓶子里還有藥水殘余。對此,交警也對他進行了說服教育,提醒他在駕車時一定要謹慎服藥。
那么為什么喝藿香正氣水也能喝出酒駕14日中午,記者在 藥店 內買了幾種不同的藿香正氣水,而藥水的說明書中都明確表明了這其中還有酒精。
其中一張說明書上寫到,“功能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注意事項: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后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長春經開交警大隊齊警官說,鑒定酒駕標準的是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比例,并沒有規定酒精的來源只能是酒類,所以一旦飲用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氣水,被被酒精測試儀檢測出,并經抽血化驗認定為飲酒駕駛,那么交警部門肯定會按照規定進行處罰。
所以提醒廣大司機,開車除了要切勿飲酒外,也不能喝含有酒精成分的藥劑和飲料,同時也不要服用吃完就犯困的感冒藥,司機駕車服用東西時應多家留意物品的外包裝說明,以確保安全。
臨床上服用后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多是用于治療一些常見 疾病 的,其中最常見的是感冒藥。由于這些藥物中含有抑制中樞神經的成分,人在服用后會產生嗜睡、頭暈、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這些因素將嚴重影響駕駛人的駕車安全。
藥物都具有確定的劑量和 用藥 的對象,從藥理學角度看某些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強度超過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藥乃至 保健 品也可能影響到交通安全。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表明:吃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感冒常用藥)的事故率,達72%;而吃抗抑郁和鎮靜劑的人,事故率達97%。
奧地利科學家柯·瓦格涅爾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后查明,其中16%是因駕駛員服了某種藥物所引起的;美國加州也有巡警指出,大約30%的“受影響下駕駛”案件由于服用藥物不當造成;波蘭的研究也發現,2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司機服用了一些日常藥物造成嗜睡引起的,而肇事司機對此卻全然不知。
14日上午,長春市民劉先生在會展大街駕車時因有些頭暈就喝了兩瓶藿香正氣水,但沒想到在遇交警檢查時竟然被檢查出酒駕。事發后,幸虧劉先生當場拿出了藥瓶,交警才網開一面。
直到現在,劉先生還納悶這是怎么回事。劉先生說,最近氣溫變化大,他受了些風寒頭暈,于是在駕車過程中喝了兩瓶藿香正氣水,沒想到之后沒多久竟然被查出酒駕。
當時交警通過酒精測試儀測出他屬于酒后駕駛行為,對此他立馬向交警解釋了事情的經過,并當場拿出了藥瓶,瓶子里還有藥水殘余。對此,交警也對他進行了說服教育,提醒他在駕車時一定要謹慎服藥。
那么為什么喝藿香正氣水也能喝出酒駕14日中午,記者在 藥店 內買了幾種不同的藿香正氣水,而藥水的說明書中都明確表明了這其中還有酒精。
其中一張說明書上寫到,“功能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注意事項: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后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長春經開交警大隊齊警官說,鑒定酒駕標準的是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比例,并沒有規定酒精的來源只能是酒類,所以一旦飲用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氣水,被被酒精測試儀檢測出,并經抽血化驗認定為飲酒駕駛,那么交警部門肯定會按照規定進行處罰。
所以提醒廣大司機,開車除了要切勿飲酒外,也不能喝含有酒精成分的藥劑和飲料,同時也不要服用吃完就犯困的感冒藥,司機駕車服用東西時應多家留意物品的外包裝說明,以確保安全。
臨床上服用后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多是用于治療一些常見 疾病 的,其中最常見的是感冒藥。由于這些藥物中含有抑制中樞神經的成分,人在服用后會產生嗜睡、頭暈、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這些因素將嚴重影響駕駛人的駕車安全。
藥物都具有確定的劑量和 用藥 的對象,從藥理學角度看某些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強度超過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藥乃至 保健 品也可能影響到交通安全。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表明:吃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感冒常用藥)的事故率,達72%;而吃抗抑郁和鎮靜劑的人,事故率達97%。
奧地利科學家柯·瓦格涅爾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后查明,其中16%是因駕駛員服了某種藥物所引起的;美國加州也有巡警指出,大約30%的“受影響下駕駛”案件由于服用藥物不當造成;波蘭的研究也發現,2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司機服用了一些日常藥物造成嗜睡引起的,而肇事司機對此卻全然不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