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羅欣針劑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
2017-05-18
來源:網絡
?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派羅欣針劑(通用名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治療的慢性 乙肝 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病人獲得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而表面抗原清除可以改善臨床預后,是最接近 疾病 治愈的臨床結果。 表面抗原清除表明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能夠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而在核苷類似物治療乙肝的研究中未曾顯示這樣的結果。表面抗原的清除與臨床預后的改善相關,包括肝硬化發生率的下降、肝癌發生率的顯著下降,以及患者生存時間的延長。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癌、肝硬化的重要相關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過HBV,其中3.5億人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性肝癌(HCC)。我國屬HBV感染高流行區,一般人群的HBsAg陽性率為9.09%。
最新的研究結果:接受派羅欣針劑治療1年,在停止治療后隨訪的第4年有11%的患者獲得了表面抗原的清除。與其相比,接受常用的拉米夫定治療的患者僅有2%得到了這一結果。采用拉米夫定治療的患者得到的應答率與該指標的自發清除率相似(每年0.1-0.8%)。顯然,使用派羅欣針劑獲得表面抗原清除率的患者比例即使在停止派羅欣治療后依然呈逐年上升趨勢,從第1年的3%上升至第2年的6%,第3年的8%,乃至第4年的11%。派羅欣針劑治療的長期療效歸結于它對宿主免疫系統具有持久激發作用。不同于諸如拉米夫定的核苷類似物治療,派羅欣(針劑)通過兩條途徑發揮作用:激發宿主免疫系統,同時直接抑制病毒復制。而核苷類似物只具有直接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因此在接受這些藥物治療的患者中,一旦停止治療,疾病可能復發因為存在這種風險,核苷類似物這類藥物通常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用。
從以上看出派羅欣(針劑)在乙肝病毒治療中取得的這些結果是前所未有的。這第一次顯示了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1年就能夠獲得的最好預后:清除表面抗原。” 法國Clichy Beaujon醫院肝炎病毒研究室主任、巴黎大學肝病學教授,Patrick Marcellin 醫生 表示,“這些結果給出了長期擺脫疾病的真正希望,也進一步支持對于e抗原陰性的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派羅欣作為一線治療的觀點。”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癌、肝硬化的重要相關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過HBV,其中3.5億人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性肝癌(HCC)。我國屬HBV感染高流行區,一般人群的HBsAg陽性率為9.09%。
最新的研究結果:接受派羅欣針劑治療1年,在停止治療后隨訪的第4年有11%的患者獲得了表面抗原的清除。與其相比,接受常用的拉米夫定治療的患者僅有2%得到了這一結果。采用拉米夫定治療的患者得到的應答率與該指標的自發清除率相似(每年0.1-0.8%)。顯然,使用派羅欣針劑獲得表面抗原清除率的患者比例即使在停止派羅欣治療后依然呈逐年上升趨勢,從第1年的3%上升至第2年的6%,第3年的8%,乃至第4年的11%。派羅欣針劑治療的長期療效歸結于它對宿主免疫系統具有持久激發作用。不同于諸如拉米夫定的核苷類似物治療,派羅欣(針劑)通過兩條途徑發揮作用:激發宿主免疫系統,同時直接抑制病毒復制。而核苷類似物只具有直接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因此在接受這些藥物治療的患者中,一旦停止治療,疾病可能復發因為存在這種風險,核苷類似物這類藥物通常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用。
從以上看出派羅欣(針劑)在乙肝病毒治療中取得的這些結果是前所未有的。這第一次顯示了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1年就能夠獲得的最好預后:清除表面抗原。” 法國Clichy Beaujon醫院肝炎病毒研究室主任、巴黎大學肝病學教授,Patrick Marcellin 醫生 表示,“這些結果給出了長期擺脫疾病的真正希望,也進一步支持對于e抗原陰性的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派羅欣作為一線治療的觀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