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防治乙肝療效好
2017-04-18
來源:網絡
? 結核病和慢性HBV感染在我國發病率都較高,HBsAg陽性患者服用抗結核藥物時肝損害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而且程度可能更嚴重,可導致治療不規律,從而可能引起耐藥的發生和治療的失敗。本文介紹HBsAg陽性合并肺結核的患者中使用天晴甘平( 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 )預防肝損害,并評價其療效。
選擇肺結核患者107例為研究對象,診斷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和《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診治建議(草案)》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65例,女42例,年齡17~78歲,中位數42歲;所有患者均無長期大量飲酒史;無其他肝病史;HBsAg均陽性;HBV DNA>1X10copies/ml者48例,HBV DNA<1X10copies/ml者59例。
將107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和治療組56例;兩組患者均給予2HRZE/4HR方案抗結核治療:異煙肼(H)0.3g,1次/d,利福平(R)0.45g,1次/d,吡嗪酰胺(z)1.5g,1次/d,乙胺丁醇(E)0.75g,1次/d;對照組加服維生素C片0.2g,3次/d;治療組加服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150mg,3次/d。
本研究結果顯示,HBsAg陽性合并肺結核的患者在抗結核治療中使用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可預防和減輕肝損害的發生,療效確切,安全性好;同時發現肝損害的發生與HBV DNA無關,說明了抗結核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可能不是由HBV復制所致。由于HBsAg陽性合并肺結核的患者抗結核治療中肝損害的發生率較高,而且缺乏特異性治療措施,故需要預防其發生:抗結核治療前常規檢查肝炎標志物及肝臟影像學等;詳細詢問既往肝病史、藥物過敏史以及可引起或促進肝損害的基礎 疾病 等;慢性HBV感染者在抗結核治療時即使肝功能正常均同時給予保肝治療,并密切觀察臨床表現以及監測肝功能,特別是在抗結核強化治療階段;針對不同的個體選用不同的聯合治療方案和藥物劑量;有條件者可行肝活檢了解肝組織學改變以指導臨床;避免其他加重肝臟負擔的因素;并讓患者了解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應及時就診。
選擇肺結核患者107例為研究對象,診斷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和《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診治建議(草案)》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65例,女42例,年齡17~78歲,中位數42歲;所有患者均無長期大量飲酒史;無其他肝病史;HBsAg均陽性;HBV DNA>1X10copies/ml者48例,HBV DNA<1X10copies/ml者59例。
將107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和治療組56例;兩組患者均給予2HRZE/4HR方案抗結核治療:異煙肼(H)0.3g,1次/d,利福平(R)0.45g,1次/d,吡嗪酰胺(z)1.5g,1次/d,乙胺丁醇(E)0.75g,1次/d;對照組加服維生素C片0.2g,3次/d;治療組加服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150mg,3次/d。
本研究結果顯示,HBsAg陽性合并肺結核的患者在抗結核治療中使用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可預防和減輕肝損害的發生,療效確切,安全性好;同時發現肝損害的發生與HBV DNA無關,說明了抗結核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可能不是由HBV復制所致。由于HBsAg陽性合并肺結核的患者抗結核治療中肝損害的發生率較高,而且缺乏特異性治療措施,故需要預防其發生:抗結核治療前常規檢查肝炎標志物及肝臟影像學等;詳細詢問既往肝病史、藥物過敏史以及可引起或促進肝損害的基礎 疾病 等;慢性HBV感染者在抗結核治療時即使肝功能正常均同時給予保肝治療,并密切觀察臨床表現以及監測肝功能,特別是在抗結核強化治療階段;針對不同的個體選用不同的聯合治療方案和藥物劑量;有條件者可行肝活檢了解肝組織學改變以指導臨床;避免其他加重肝臟負擔的因素;并讓患者了解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應及時就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