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堿片的臨床應用及副作用
2017-04-21
來源:網絡
? 秋水仙堿片 是治療 痛風 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預防復發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的藥物。
秋水仙堿通過:①和中性粒細胞微管蛋白的亞單位結合而改變細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細胞的趨化、粘附和吞噬作用;②抑制磷脂酶A2,減少單核細胞和中性白細胞釋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③抑制局部細胞產生白介素-6等,從而達到控制關節局部的疼痛、腫脹及炎癥反應。秋水仙堿不影響尿酸鹽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無降血尿酸作用。
1、胃腸道癥狀:腹痛、腹瀉、嘔吐及食欲不振為常見的早期不良反應,發生率可達80%,嚴重者可造成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等表現。長期服用者可出現嚴重的出血性胃腸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
2、肌肉、周圍神經病變:有近端肌無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在肌細胞受損同時可出現周圍神經軸突性多神經病變,表現為麻木、刺痛和無力。肌神經病變并不多見,往往在預防痛風而長期服用者和有輕度腎功能不全者出現。
3、骨髓抑制:出現血小板減少,中性細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時可危及生命。
4、休克:表現為少尿、血尿、抽搐及意識障礙。死亡率高,多見于老年人。
5、致畸:文獻報道2例Down綜合征嬰兒的父親均為因家族性地中海熱而有長期服用秋水仙堿史者。
6、其他: 脫發 、皮疹、發熱及肝損害等。
秋水仙堿通過:①和中性粒細胞微管蛋白的亞單位結合而改變細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細胞的趨化、粘附和吞噬作用;②抑制磷脂酶A2,減少單核細胞和中性白細胞釋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③抑制局部細胞產生白介素-6等,從而達到控制關節局部的疼痛、腫脹及炎癥反應。秋水仙堿不影響尿酸鹽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無降血尿酸作用。
1、胃腸道癥狀:腹痛、腹瀉、嘔吐及食欲不振為常見的早期不良反應,發生率可達80%,嚴重者可造成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等表現。長期服用者可出現嚴重的出血性胃腸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
2、肌肉、周圍神經病變:有近端肌無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在肌細胞受損同時可出現周圍神經軸突性多神經病變,表現為麻木、刺痛和無力。肌神經病變并不多見,往往在預防痛風而長期服用者和有輕度腎功能不全者出現。
3、骨髓抑制:出現血小板減少,中性細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時可危及生命。
4、休克:表現為少尿、血尿、抽搐及意識障礙。死亡率高,多見于老年人。
5、致畸:文獻報道2例Down綜合征嬰兒的父親均為因家族性地中海熱而有長期服用秋水仙堿史者。
6、其他: 脫發 、皮疹、發熱及肝損害等。
標簽:
秋水仙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