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蟄蟲丸最大用量是多少 藥理作用是什么
2017-04-25
來源:網絡
? 大黃蟄蟲丸 的功能主治是:活血破瘀,通經消癥瘕。用于瘀血內停所致的癥瘕、閉經,盆腔包塊、子宮內膜異位癥、繼發性不孕癥,癥見腹部腫塊、肌膚甲錯、面色黯黑、潮熱羸瘦、經閉不行。那么大黃蟄蟲丸最大用量是多少藥理作用是什么
大黃蟄蟲丸的用法用量是:大蜜丸:每丸重3g,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小蜜丸:每次3-6g。水蜜丸:每次3g。最大用量是大蜜丸的使用劑量。即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
藥理作用:主要有改善微循環,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動脈粥樣硬化,防治腸粘連,保護慢性肝損傷,促進體內血塊的吸收,減少血栓重量等。
1.改善微循環:大黃蟄蟲丸以生理鹽水混懸液給以培他米松所致的血瘀癥大鼠灌胃,連續7日后,給藥組癥狀明顯減輕,血液流態以線流或線粒流為主,毛細管開放數增加,口徑增大,袢中紅、血細胞聚集和附壁現象減少,說明本方有明顯的改善血瘀癥動物微循環的作用。
2.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正常和垂體后葉素致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營養血流量影響的實驗表明,本方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微循環,而明顯增加正常和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營養的流量。
3.降低血液粘度,縮短紅細胞電泳時間。大鼠13g/kg(ig)給藥,連續4日,使腎上腺所致“血瘀”動物模型全血和血漿粘度降低,細胞電泳時間縮短。并使動脈壁伊文斯蘭含量明顯降低。
4.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大鼠體內外試驗,均有顯著抑制ADP誘導的血瘀形成,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大黃蟄蟲丸的用法用量是:大蜜丸:每丸重3g,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小蜜丸:每次3-6g。水蜜丸:每次3g。最大用量是大蜜丸的使用劑量。即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
藥理作用:主要有改善微循環,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動脈粥樣硬化,防治腸粘連,保護慢性肝損傷,促進體內血塊的吸收,減少血栓重量等。
1.改善微循環:大黃蟄蟲丸以生理鹽水混懸液給以培他米松所致的血瘀癥大鼠灌胃,連續7日后,給藥組癥狀明顯減輕,血液流態以線流或線粒流為主,毛細管開放數增加,口徑增大,袢中紅、血細胞聚集和附壁現象減少,說明本方有明顯的改善血瘀癥動物微循環的作用。
2.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正常和垂體后葉素致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營養血流量影響的實驗表明,本方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微循環,而明顯增加正常和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營養的流量。
3.降低血液粘度,縮短紅細胞電泳時間。大鼠13g/kg(ig)給藥,連續4日,使腎上腺所致“血瘀”動物模型全血和血漿粘度降低,細胞電泳時間縮短。并使動脈壁伊文斯蘭含量明顯降低。
4.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大鼠體內外試驗,均有顯著抑制ADP誘導的血瘀形成,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標簽:
大黃蟄蟲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