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片本品為白色片。主要適用于用于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在服用本品時,用法用量如下:1.成人:應個體化給藥,常用初始劑量為1片,本品可與噻嗪類利尿藥如氫氯噻嗪合用,此類利尿藥與本品有協同降壓作用。因替米沙坦在用藥4至8周后才能發揮最大藥效,因此若欲加大藥物劑量時,應對此予以考慮。2.腎功能不全的病人:輕或中度腎功能損害的病人,服用本品不需調整劑量。替米沙坦不能通過血液透析消除。3.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輕或中度肝功能不全的病人,本品每日用量不應超過1片。 4.老年人:服用本品不需調整劑量。5.兒童和青少年:對于兒童和18歲以下的青少年,本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數據尚未建立。藥物都會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按發生頻率分為:非常常見(>1/10);常見(>1/100,<1/10);少見(>1/1000,>1/100);罕見(>1/10000,>1/1000);非常罕見(>1/10000)。 1.全身反應。常見:后背痛(如坐骨神經痛)、胸痛、流感樣癥狀、感染癥狀(如泌尿道感染包括膀胱炎)。少見:視覺異常、多汗。 2.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常見:眩暈。 3.胃腸道系統:常見:腹痛、腹瀉、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少見:視覺異常、多汗。 4.肌肉骨骼系統:常見:關節痛、腿痙攣或腿痛、肌痛。 5.神經系統:少見:焦慮。 6.呼吸系統:常見: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鼻炎。 7.皮膚和附件系統:常見:皮膚異常如濕疹。 8.另外,自替米沙坦上市后,個別病例報告發生紅斑、瘙癢、暈厥、失眠、抑郁、胃部不適、嘔吐、低血壓、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呼吸困難、嗜酸粒細胞增多癥、血小板減少癥、虛弱、工作效率下降。與其它血管緊張素Ⅱ拮抗劑相似,極少數病例報道出現血管性水腫、蕁麻癥和其它相關不良反應。藥物的使用過程中,建議遵循正確的用法用量,以免出現服用量不足藥效降低或者是服用過量,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