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 藥物替比夫定研究進展
2017-05-18
來源:網絡
? 慢性乙型肝炎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國,主要侵犯 兒童 及青壯年,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是世界上第9類最常見死亡病因,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 健康 的世界性 疾病 。2006年10月25日,美國FDA批準替比夫定(LDT)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是一種新的左旋核苷酸類抗HBV藥,與傳統的核苷類藥物相比,它具有抑制病毒能力強、耐藥性產生幾率低、安全性好等特點。
GLOBE研究結果顯示,替比夫定具有強大的抗HBV活性,與拉米夫定相比,反應率更高,更能抑制病毒。為滿足中國的SFDA規定進行的一項中國015研究,也提示了替比夫定抗病毒療效優于拉米夫定。本品主要適用于有乙型肝炎病毒復制證據,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轉移酶(ALT或AS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活動性病變的肝功能代償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耐藥是指連續 用藥 后,病毒對藥物的反應性降低,藥物抑制病毒作用減弱,療效降低。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GLOBE研究兩年的結果顯示,替比夫定的耐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拉米夫定組。在HBeAg陽性組和陰性組的肝炎患者中52周的耐藥率分別為3%和2%,104周的耐藥率分別為17.8%和7.3%。經GLOBE研究表明,替比夫定耐藥性的發生率可根據24周時藥物對病毒的抑制程度進行預測,其研究結論是:如果患者在24周時獲得最好的應答水平,病毒學治療反應最好,則在104周會取得最好的療效和最低的耐藥率。
有時病毒對某藥產生耐藥性后,對另一藥物敏感性也降低,稱為交叉耐藥性。作為左旋核苷類藥物的替比夫定誘導發生的耐藥性與其他的左旋核苷藥物如拉米夫定存在交叉耐藥的可能。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產生的交叉耐藥性有可能影響藥物的臨床使用價值,故在給藥過程中應注意聯合用藥的問題。
在對替比夫定的臨床研究中顯示,替比夫定不良反應與拉米夫定相似,大部分不良反應為輕度或中度。臨床表現為虛弱、頭痛、腹痛、惡心、(胃腸)氣脹、腹瀉和消化不良。本品可能造成CK升高,部分患者有橫紋肌溶解傾向,偶見重癥肌無力。
乙肝 患者停用替比夫定后可能會出現肝炎急性加重,故應密切監測肝功能,必要時應重新進行抗乙肝治療;對于腎功能障礙者應防止腎毒性,適當調整給藥劑量;單用核苷酸類似物或合用其他抗逆轉錄病毒 藥物可能導致乳酸性酸中毒和脂肪性肝腫大;替比夫定雖無致畸作用,但對于發育中的人類胚胎的危險性尚不明確,所以建議使用替比夫定的育齡婦女藥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替比夫定作為一種新型的核苷類抗HBV藥物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體現出了抑制病毒能力強、安全性良好、耐藥性發生幾率低等特點,為臨床研究治療慢性乙肝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對于替比夫定產生的耐藥性可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決,如:采用聯合用藥(阿德福韋酯與替比夫定合用),加強治療過程中的監管。
GLOBE研究結果顯示,替比夫定具有強大的抗HBV活性,與拉米夫定相比,反應率更高,更能抑制病毒。為滿足中國的SFDA規定進行的一項中國015研究,也提示了替比夫定抗病毒療效優于拉米夫定。本品主要適用于有乙型肝炎病毒復制證據,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轉移酶(ALT或AS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活動性病變的肝功能代償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耐藥是指連續 用藥 后,病毒對藥物的反應性降低,藥物抑制病毒作用減弱,療效降低。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GLOBE研究兩年的結果顯示,替比夫定的耐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拉米夫定組。在HBeAg陽性組和陰性組的肝炎患者中52周的耐藥率分別為3%和2%,104周的耐藥率分別為17.8%和7.3%。經GLOBE研究表明,替比夫定耐藥性的發生率可根據24周時藥物對病毒的抑制程度進行預測,其研究結論是:如果患者在24周時獲得最好的應答水平,病毒學治療反應最好,則在104周會取得最好的療效和最低的耐藥率。
有時病毒對某藥產生耐藥性后,對另一藥物敏感性也降低,稱為交叉耐藥性。作為左旋核苷類藥物的替比夫定誘導發生的耐藥性與其他的左旋核苷藥物如拉米夫定存在交叉耐藥的可能。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產生的交叉耐藥性有可能影響藥物的臨床使用價值,故在給藥過程中應注意聯合用藥的問題。
在對替比夫定的臨床研究中顯示,替比夫定不良反應與拉米夫定相似,大部分不良反應為輕度或中度。臨床表現為虛弱、頭痛、腹痛、惡心、(胃腸)氣脹、腹瀉和消化不良。本品可能造成CK升高,部分患者有橫紋肌溶解傾向,偶見重癥肌無力。
乙肝 患者停用替比夫定后可能會出現肝炎急性加重,故應密切監測肝功能,必要時應重新進行抗乙肝治療;對于腎功能障礙者應防止腎毒性,適當調整給藥劑量;單用核苷酸類似物或合用其他抗逆轉錄病毒 藥物可能導致乳酸性酸中毒和脂肪性肝腫大;替比夫定雖無致畸作用,但對于發育中的人類胚胎的危險性尚不明確,所以建議使用替比夫定的育齡婦女藥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替比夫定作為一種新型的核苷類抗HBV藥物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體現出了抑制病毒能力強、安全性良好、耐藥性發生幾率低等特點,為臨床研究治療慢性乙肝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對于替比夫定產生的耐藥性可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決,如:采用聯合用藥(阿德福韋酯與替比夫定合用),加強治療過程中的監管。
標簽: